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

NodeJS - 傳遞變數的方式(Jade)

紀錄一下處理變數傳遞的方式

1.傳遞字串
res.render('index', {
title: 'Jumpy'
}

title #{title}

2.傳遞json array
var array = [{value:1,name:'1'},{value:2,name:'2'}....];
res.render('index', {
array: array
}

each col in appUsageTableLeft
tr(id= col.name) -->將值賦予id
td= col.name --><td>col.name</td>
td= col.value

3.將data傳給Chartjs
var array = [{value:1,name:'1'},{value:2,name:'2'}....];
res.render('index', {
data: JSON.stringify(array)
}

script.
chartData = !{data} -->在JS中要用這個表示

在自己寫的chart.js中
var data = {
    labels: ["January", "February", "March", "April", "May", "June", "July"],
    datasets: [
        {
            label: "My First dataset",
            fillColor: "rgba(220,220,220,0.2)",
            strokeColor: "rgba(220,220,220,1)",
            pointColor: "rgba(220,220,220,1)",
            pointStrokeColor: "#fff",
            pointHighlightFill: "#fff",
            pointHighlightStroke: "rgba(220,220,220,1)",
            data: chartData
        }]......

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

Discovery - 大創業家 : 普立茲

Discovery - 大創業家 : 普立茲
這系列的節目真的很有趣,所以想說用文字記錄下來。

約瑟夫・普立茲,匈牙利人移民美國,他的執筆風格類似於狄更斯,越貼近文學的方式報導新聞,從而深受美國人的喜愛,後來經手紐約世界報業績蒸蒸日上,是紐約舉足輕重的媒體業鉅子;在普立茲事業如日中天之際,富二代 郝斯特買下普立茲哥哥創辦的報社,更名為紐約日報加入了廝殺的戰場,仗著深厚的龐大資本,郝斯特不斷的挖角普立茲的手下,有趣的是當時紐約世界報有著名的黃小子漫畫,郝斯特挖角了插畫家但是版權仍然在普立茲手上,所以變成兩間報社都刊登了同一部漫畫,也創造出"黃色新聞"這樣的詞(根據 Discovery說 這部漫畫的重要性在於 當時有大量移民到紐約,都是透過漫畫學英文,這也是報紙發行量的一大重要客戶群)。兩間報社壓低價格激烈競爭,但附帶的好處是報紙的發行量增大,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受到媒體的操縱更深....

為了吸引讀者,兩大報社報導新聞的方式越加煽情、暴力,當時紐約發身的分屍案,兩大報社積極參與案件的發展,動用手下去調查真相,其中郝斯特不顧新聞倫理,設法租下嫌疑犯的公寓阻止其他人的調查,最後成功的破案,也成功的獲得了大家的眼珠。

親眼看到拋棄道德倫理可以帶來的龐大機會,郝斯特與普立茲報導新聞的方式越來越不擇手段,當時古巴發生獨立戰爭,兩者都派戰地記者前往採訪,普立茲的記者啷噹入獄,普立茲以此作文章,誇大事情的嚴重性博取社會大眾的同情;而郝斯特的記者更伸手介入政局,設法將當時被捕的反叛軍首領的女兒逃獄帶回美國,引起軒然大波,不斷在頭版煽情的上演悲情美女劇。為了吸引讀者,這樣的舉動恍如今日的內容農場啊!

持續的價格戰與激烈競爭,以及其它報社的攻擊,兩人也決定握手言和,佔領不同的市場區隔,節目也就到此結束了lol

原本以為普立茲本人應該是個十分堅持媒體倫理與事實的人,但似乎不是這樣XD
但不可否認 普立茲獎在現今的媒體界中已然是個輝煌的標的物了。

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

迅書評-羅輯思維 書本三連發

前陣子雙十一特惠,決定入手幾本羅輯思維的書籍,第一次看簡體書,感覺還不錯,只是排版方式與繁體書差很多,有興趣可以比較看看,雖然是都不影響月啦

這三本都是節目的口述稿,基本上和看節目沒啥兩樣,不過編排上有些轉變,前兩本就比較是單純的節目收錄,旁邊參雜網友點評與羅胖的60s錄音口述稿,有時看了頗礙眼的~o~

第三本書有了些變化,像是口號變成:「迷茫時代的明白人!」這不就是我會愛上羅輯思維的原因嗎!! 在迷茫的時代找尋書本的慰藉,期許自己看穿重重的迷霧找尋自己的道路,另外在書本的內容也分成六章-共十一位古人的故事,在面對敗局時如何步步為營轉劣為優;又如何在人生巔峰淨守本心安全下莊,點出古人為何成功又為何失敗,其中有一個人出現了兩次-曾國藩,看完羅輯思維讓我想找個曾國藩的傳記好好閱讀一番,這個人實在是太牛了。
人生前半段過得不順遂,腦子不太好使脾氣又特別硬,中年父親過世後在守喪這段期間心態才逐漸成熟,做人處事更加圓滑本身卻也克勤克儉,在滿清滿城風雨的情況下擊潰太平天國,並持續推動國家的進步,他的學生 李鴻章也在後續發功發熱。


滿一集的羅輯思維都發人深省,在Youtube下的評論也都十分分歧,但我覺得羅輯思維本身的價值在於點亮自我知識領域的黑暗,許多既定的偏見或是過於單純的二分論在受到衝擊後,設法去找出答案圓滿自我的價值觀,羅輯思維就好比是磨刀石,一集集磨礪我們的心智;


不過看羅輯思維會有一種 看完就得到知識的錯覺XD 如果自己沒去找原書看那些經由羅胖轉述的知識也只是片斷,下一步就要開始讀羅輯思維推薦的書單了!


評價:四顆半

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

懦弱的真勇氣

最近數碼寶貝 tri.剛上映,內容算是第一代的翻版,看完兒時的回憶與感動都湧上了心頭。
身為80年代的小鬼,小時最熟悉的卡通莫過於七龍珠、爆走兄弟、烘焙王、海賊王、魔法少年賈修等,小時候大家票選最愛的主角也大多是悟空、東和馬、魯夫這類真誠、熱血又帶股傻勁的角色,小時候單純的我也是,每天都在幻想成為帥氣的魯夫找一群夥伴做大事業XD
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,依然保持著看卡通的習慣,但是漸漸的 真正打動我的不再是這些真主角,而是身旁凡人般的角色。
還記得某天晚上回家,剛好看到重播海賊王阿拉巴斯坦的劇集,娜美某天找上騙人布說:「我們兩個人沒有魯夫的神力、索隆的劍術還有香吉士的怪腳,我們只不過是一般人罷了,面對怪物似的敵人我們該怎麼辦呢?這次要面對的是七武海之一的勢力,我們可能會因此死掉,但是即使如此,我也想幫薇薇.....」講著講著娜美就流出無助的眼淚,「騙人布幫幫我,我也想盡一份力。」
看到這一幕頓時讓我忍不住也流淚了,是啊,絕大多數的我們都是凡人,會怕痛會流淚、遇到困難不自覺想逃避,但是我們依然懷抱夢想、不向現實妥協的勇氣;在海賊王裡,騙人布與娜美出現的頻率大多在非戰鬥場景中,像是平日的航海、修船等,在戰鬥畫面中也多是扮演搞笑的角色,在阿拉巴斯坦娜美對戰Mr.金手指、騙人布對戰Mr. 聖誕節,後來在司法島與後續戰役他們的戰鬥風格都偏搞笑,但他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。
羅輯思維有一集分析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與日本對決的分析,美國之所以能獲勝除了本身實力強大外,更重要的是軍隊管理的方式與士兵的心理素質,日本兵敢衝敢殺也敢自殺式攻擊,他們很勇敢,但這是種懦夫的勇敢,因為他們內心早已麻痺、無法分辨是非黑白,成為一台只懂得殺戮的戰爭機器;相反的美國士兵一樣敢衝敢殺,但是他們明白他們這樣的犧牲奉獻是為了保衛家園、守護心愛的人,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帝國主義,所以他們在二戰中表現十分的英勇。
這樣的描述固然有失偏頗且太過主觀意識,但這讓我去思考 勇氣的真諦,初生之犢不畏虎是真正的勇氣嗎?還是像娜美這樣,平日愛錢、又怕麻煩,但到了緊要關頭依然會奮不顧身守護自己的信念才叫做勇氣呢?